找到相关内容313篇,用时2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法的本质永恒不变 方法随着时代在改变(1)

    我事前也不知道。我讲牛的礼赞时,曾引证了遗教、大智度论……引证了很多句子,那都是三十年前看的,我家里也没有这个经典,可是要用的时候,很自然的就有了。因为我们的第八识(含藏识)又叫藏识,把我们...因人而异,我曾经讲过念金刚经的方法,金刚经跟别的不同,它是佛法的本体,是本体、法身。我坦白说:法身佛念这个,念这个就成法身佛,法身的修持法门是最高级的。中国从唐代六祖以后,大家都非常尊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0944278.html
  • 百丈怀海《禅门规式》的创制及其意义

    诸比丘舍小小戒。”[5]《遗教》也记载,佛陀入灭前教诲弟子:“汝等比丘,于我灭后,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,如暗遇明,贫人得宝,当知此则是汝大师。”[6]波罗提木叉为梵文Pratimoksa之音译,...法南归弘传“顿教”禅法,神秀与其弟子普寂在北方弘传“渐教”禅法,形成南北二宗对峙的局面;神会北上与北宗争禅门正统,唐末(9世纪后)借助朝廷的裁定,南宗取得正统地位,逐渐形成南宗独盛的局面。[1]  ...

    若 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2144445.html
  • 认识无常

    现象,不是无可奈何的。第一章 如实观察无常 ⊙一切万物无常存者,此是如来末后所说。—长阿含「这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可能长留而不改变的。」佛陀曾经这样宣说。这句话出自长阿含。据说这是佛陀临进入般涅盘时给予弟子们的最后一次教诲。在遗教中也有着类似的纪录:「...世间一切会移动和不会移动的法,都是会败坏的,有着不固定和不安稳的现象。」作为众人导师的佛陀也无可避免地必须面对无常的现实,同时更在他本身...

    黄威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1544714.html
  • 成佛之道─菩提心略述

    是立足在这份依归的心灵寄托上,深入思惟佛的教诫,且由法义的理解中体认佛陀不忍众生苦的悲心。弟子依此而发心,才算是“我诸弟子辗转行之,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”《遗教》(大正一二、一一一二b)的真义...涅槃后,弟子心中的永恒怀念”而特别发展的。(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》页八五四)在世时,“念佛、念法、念比丘僧”是依人间的、比丘僧及与比丘所开示的法为其系念的主要内容。如《杂阿含》卷三三...

    释成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3045072.html
  • 福德根源

    ,外道、都来听法;同时又命令把饿马系在道场的柱子上,看看饿马是吃草,还是听法。  比丘登坛讲法。他讲的是《遗教》,讲时语词恳切,深入浅出,感人肺腑,场上肃静;连那饿马似也听得出神,尽管饲以草料,...之后,终于使广大佛教信徒接受了大乘学说。  无着大师以后又进一步修习「日光三摩地」,刻苦地修学,终于得到了胜果。自此,凡过去不能了悟的,皆能通达,凡所见所闻所阅的经典,悉能永记不忘。对当年释迦所说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5745459.html
  • 觉者释迦牟尼佛

    觉者释迦牟尼佛  (节录自正如法师《遗教讲解》)  一、悉达太子成佛  世界人类历史发展以来,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宗教,也扬弃了许许多多的宗教。时至今日,世界公认的世界性宗教有三大宗教,它们是佛教、...法。这“四谛法”在后面我们会讲到。据南传佛经记载,在“初转法轮”阶段,说《转法轮经》时,年纪最大的憍陈如立即获得“斯陀含果”,进一步指导,其余的四位也一一证得“须陀洹果”。阐述《无我》后,五位...

    正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3546160.html
  • 佛教对饮食的看法

    佛教对饮食的看法  (节录自正如法师《遗教讲解》)  经文:“汝等比丘,受诸饮食,当如服药,于好于恶,勿生增减,趣得支身,以除饥渴。如蜂採华,但取其味,不损色香。比丘亦尔。受人供养,趣自除恼,无...的、僧人、众生要饮食,其他佛国的众生也有饮食。《阿弥陀》中就告诉我们:“其土众生,常以清旦,各以衣祴,盛众妙华,供养他方十万亿,即以食时,还到本国,饭食经行。”远离我们这里“十万亿佛土”外的极乐...

    正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3646161.html
  • 声闻律之制定意义

    之一致性。但是说一切有部就有了独举扬“律”的倾向。如其传本《遗教》,就说: 汝等比丘,于我灭后,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,如暗遇明,贫 人得宝,当知此则是汝大师,若我住世,无异此也...,无复覆护,失所持耶?勿造斯观。我成 来所说经成,即是汝护,是汝所持。(注25) 我涅槃后,所说法戒,即汝大师。(注26) 这是法藏部的《长阿含》与铜鍱部的《善见律毗婆沙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0446211.html
  • 佛儒之异同及其相互影响

    早期佛教,很强调离群隐遁潜修、不涉世事。例如:《遗教》就明确教诫门徒信众:持净戒者“不得贩卖贸易,安置田宅,....一切种植及诸财宝,皆当远离,如避火坑。”欲修行者“当离愦闹,独处闲居”;“不得参预...般若学在扫一切相的同时,大谈诸法“实相”,把““实相”作为一切诸法的本源,这就使“实相”成为一个穿上 页226 教服装的“本体”。大乘佛教的进一步发展,出现了佛性理论。佛性理论又在般若实相的基础...

    赖永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3446501.html
  • “以戒为师”之意旨

    乎渐有“律主法从”的倾向,单独谈“律”而不再谈“法”了 。如说一切有部的传本《遗教》: “汝等比丘,于我灭后,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,如闇 ...大家地位 平等。故以身作则,明确宣告:“如来不言我持于众, 我摄于众。”“当自归依,归依于法,勿他归依。” 佛陀在僧伽中的地位,从精神层面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1846591.html